在20世紀,全球成熟經濟體已經由工業(yè)經濟,演變?yōu)橹R經濟?,F(xiàn)在我們正要跨過另一個分水嶺,轉變成人本經濟(human economy),這對管理有深遠的影響。
究竟什么是「人本經濟」?我們對經濟冠上的名稱,是看經濟體內的成員絕大部分的工作是什么性質,例如,人類從農場走向工廠,工業(yè)經濟就取代了農業(yè)經濟;接著知識經濟又將人類從工廠拉進了辦公大樓。經濟轉型之后,工作創(chuàng)造價值的方式也隨之改變,靠的不再是肌肉、而是大腦,用的不再是勞力、而是腦力。
而到了人本經濟,最有價值的員工就是那些「有心的人」。知識經濟最重要的是各種專業(yè)知識和分析技能,但現(xiàn)在光有這些,已經不能讓人們比越來越聰明的機器更有優(yōu)勢。然而,人類員工還是有些重要特質,是無法或不會編寫進軟件里面的,比如創(chuàng)造力、熱情、性格和合作精神;換句話說,也就是他們的人性。如果公司想脫穎而出,勝過其他企業(yè),就必須發(fā)揮員工的這些長處。
讓我們舉個例子,說明公司如何成功提供人性的服務。有一位馬克.狄金森先生(Mark Dickinson),得知孫子過世的噩耗,希望能趕飛機立刻前去,但他在飛機起飛前兩小時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安檢大排長龍,不可能及時趕到登機門。沒有人愿意打破規(guī)定讓他插隊,因此他苦苦等了又等,等到好不容易跑到登機門,跑得鞋都掉了,還是晚了12分鐘。然而,他竟然發(fā)現(xiàn)機長就站在那里等著他。想必是有位西南航空柜臺人員相信狄金森先生的遭遇,并且告知機長,于是機長才決定把起飛時間延后。機長告訴他:「飛機沒我不能飛,而我一定會等到你才走。」
當然,這是正確的決定,但也只有「人」才會做這種決定,而且公司不會處罰做這種決定的人,員工才會做這種決定。這里的關鍵在于,機長知道就算他服務的公司極度重視準時起飛,但他有信心絕不會因此而受罰。而他怎么會有這種信心呢?因為他知道這符合西南航空長久以來的價值觀,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堅持為顧客做對的事。機長能有這種充滿人性的舉動,也是因為公司管理階層提供了這種「作業(yè)系統(tǒng)」(operating system)。
我喜歡「人本作業(yè)系統(tǒng)」這個概念,是因為這暗示著,公司致力做到有人性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。我們常??吹狡髽I(yè)規(guī)劃各種方案或計劃,希望能解決官僚或賄賂問題。不妨把這些方案看成軟件或應用程序,各自要處理某種重要問題,但它們若要發(fā)揮作用,就必須要有一個作業(yè)系統(tǒng),讓各個軟體得以互相溝通,并且與組織的「硬體」溝通。
舉例來說,公司可能會為了想讓階層結構扁平化,而推出某個立意良善的方案。但是,如果整個公司文化就是害怕犯錯,資淺員工在做重大決定之前,很可能還是會問問資深員工的意見。另一個例子:公司想推出強化客服的方案,但不論方案內容多優(yōu)良,如果客服人員本身就覺得工作環(huán)境缺乏公平和尊重,他們呈現(xiàn)公司形象給大眾的時候,感到足以自豪的程度必然還是有限。??人性對企業(yè)的成功有多重要,管理者其實也心知肚明。有關雇用員工方面,近期一項研究調查了超過1,000位CEO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挑選員工最重要的標準就是「有合作精神,能溝通,有創(chuàng)意,夠靈活」。(相較之下,知識經濟則是最強調智力。)近期一項名為「就是人性:企業(yè)決策的情緒邏輯(Only Human:The Emotional Logic of Business Decisions)」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多數(shù)經理人都很堅持「人類見解的重要性,必須高于資料分析結果?!咕⑸虒W院現(xiàn)在也開出各種「軟性技巧」(soft skill)的課程,從如何提供意見反饋,到打坐冥想不一而足。
有些公司也開始標榜自己很有「人性」,想借以贏過競爭對手,例如雪佛龍石油(Chevron)就說自己是「人本的能源」(human energy),而思科(Cisco)也推出「人本的網絡」(human network)理念;這情況已經非常普遍,因此連美國廣告資訊雜志《廣告時代》(Ad Age)都宣告,「人本」已經是最新的行銷熱門詞匯。??情況可能也越來越清楚,隨著經濟走向人本經濟,經理人的工作方式也會大受影響。彼得.德魯克在《高效能主管》(The Effective Executive)中,建議企業(yè)領導人除了注重工作的結果,也要注意工作的方法,也就是我所說的「如何」追求成功。杜拉克寫道:??「直接的結果永遠是最重要的,這能夠照顧企業(yè)、為企業(yè)提供能量,就和人體需要熱量是一樣的道理。但除此之外,任何企業(yè)也都需要致力于一套價值觀,而且要不斷加以確認,就像人體也還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一定要有一些事情是「本企業(yè)所支持主張的」,否則就會陷入混亂、迷惑、癱瘓?!??時至今日,因為人才的流動更為容易,德魯克強調的企業(yè)價值觀變得更重要。例如蓋洛普的調查就發(fā)現(xiàn),全球只有13%的員工認真投入工作。原因在于,經理人仍采用過時、只適用于過往經濟形態(tài)的領導模式和組織模式。我們的數(shù)據顯示,多數(shù)主管仍然把員工當成生產的「投入要素」,若這項投入有變化,就會產生問題,員工就像是做粗活的馬匹,應好好控制,不該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沖動。
正如彼得.德魯克所預見的那樣,未來的領導人必須創(chuàng)造出人本作業(yè)系統(tǒng),好讓人性得以表達。德魯克知道,在人本經濟里,光是遵守規(guī)則已經不再足夠。他有一句名言:「管理是把事做對;領導則是做對的事?!刮覀儽仨毎堰@兩者之間的巨大差異,深深內化到我們的人本作業(yè)系統(tǒng)中。這樣一來,我們培養(yǎng)的文化就會是人人都是領導人、人人都做對的事。無庸置疑,企業(yè)里許多傳統(tǒng)由人類處理的工作,由機器來做的結果會越來越好,但機器本身絕對無法提供持久的優(yōu)勢。注重工作當中的人性、善用唯有人類能做的事,這樣的公司才會是最后的贏家。
(本文為「2014全球德魯克論壇」[2014 Global Drucker Forum]前導文章之一,論壇將于11月13、14日于奧地利維也納舉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