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寧愿聽到,肯定自己表現(xiàn)的意見,還是有助改善表現(xiàn)的建議?
過去兩周,我們不斷搜集關于這個問題的數(shù)據(jù),以及人們對于正面和矯正性反饋意見的普遍態(tài)度。目前為止,我們已經(jīng)搜集到899個人的資料,49%來自美國,剩余的來自海外。在告訴你我們的發(fā)現(xiàn)之前,我建議你先進行同樣一份評估,以便你可以將我們的發(fā)現(xiàn),套用到自己的情況。
我們的評量方法著重于,你愿意給予和接受意見(正面和矯正性)的程度。它也評估你的自信程度。為達到到本研究的目的,我們將贊美、強化、祝賀類的評語分在同一類,為正面反饋。對于提出改善、探索新的和更好的做事方法、或是指出某件事的完成方法欠佳的這類意見,我們視之為矯正性反饋。我們認為,這是很重要的一項區(qū)隔,因為接下來的數(shù)據(jù)證實,只要是用建設性的方式提供,人們對于我們所定義的,矯正意見的渴求,甚至高過贊美。認為矯正意見,對幫助改善個人績效,比正面反饋還有用的受訪者比例大約是三比一。
下圖顯示,最初的樣本中,平均而言,受訪者傾向避免,或偏好給予及接受正面和矯正性意見的程度。
第一欄指出,偏好給予正面反饋的人數(shù),和不愿給予正面反饋的人數(shù)約略相等。由于重視收到正面反饋人數(shù)的比例很高,以及它對績效改善的正面效益,這樣的結果讓人非常震驚。
第二欄顯示,人們傾向避免給予負面意見的程度(所得結果一如預期)。第三欄顯示,人們偏好接到正面意見的程度,相當于不喜歡給予負面意見的程度。同樣地也不較人意外。
我們也詢問受訪者額外的問題:他們偏好贊美/賞識,或矯正性意見?這回他們的回答,著實讓我們大吃一驚。極高比例的人,57%,偏好矯正反饋;僅有43%的人偏好贊美/賞識。好吧,也許沒有那么叫人意外,畢竟,我們最重大的發(fā)現(xiàn)是有關,何種意見對個人工作績效表現(xiàn)的沖擊最大。當受訪者被問到,職業(yè)生涯中,什么事對他們的幫助最大,有72%的人說,他們認為,如果經(jīng)理人能提供矯正意見,將有助于改善自身的表現(xiàn)。
關鍵就在于怎么做:92%的受訪者同意這項主張,「如果能適當傳達,負面(轉(zhuǎn)向)反饋,對改善績效很有幫助?!贯槍Υ它c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覺得傳達負面反饋,很困難、壓力很大的人,自己也很不愿意接收到這類意見。換句話說,對于經(jīng)理人直言不諱的提供意見,給予極高正面評價的人,通常也會明顯偏好收到矯正意見。就像下圖顯示的,個人自信和他接受負面意見的偏好,兩者之間存在極強烈的正相關。
?
我們很好奇地想知道,不同世代的人,對于反饋意見的感受,是否不同。在我們的樣本中,12%的受訪者屬于嬰兒潮世代,50%是X世代,38%是Y世代。就像我們最后一張圖顯示的,人人都避免給予負面反饋(比較有趣的是,X世代的此一傾向似乎略低)。而且,每一個團體對于正面反饋,都抱持開放態(tài)度,甚至更歡迎矯正性意見。
?
?
但普遍來說,受訪者年齡越大,就越想要能同時聽到,兩種面向的反饋意見。事實上,相較于其他兩個團體,嬰兒潮世代顯然更強烈偏好給予正面反饋,以及接收負面反饋,不過,年輕的Y世代,似乎就連給予正面意見,也感到不自在。有些人假設Y世代成員,對于反饋非??是蠛烷_收,特別是對正面反饋,但此處的結果顯示,他們的偏好沒有嬰兒潮世代和X世代強烈。目前不清楚,這些差異是源自年齡,或是因為投身職場的時間相對較短。
不論我們怎么切割,目前我們手中資料所清楚揭示的,只有矛盾。人們相信,建設性批評,是自己職涯發(fā)展的必需品。他們希望從領導人身上獲得。但他們的領導人對于給予建設性批評,經(jīng)常感到不安。就此來看,我們可以推斷,給予矯正性反饋的能力,是領導能力中極為重要的一環(huán),也是激勵團隊績效,讓你脫穎而出的基本功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