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O和一般員工所得的落差,在全球都大到驚人。像這樣財富分配不均的現(xiàn)象,長期以來一直是經(jīng)濟和政治圈討論的主題,但現(xiàn)在就連在企業(yè)界也開始討論起來。2014國際貨幣基金(IMF)研究指出,過度的不平等會使經(jīng)濟成長趨緩、最后自尋苦果,而且行為經(jīng)濟學的觀點也表示這種情況有害員工的士氣和生產(chǎn)力;此外,如果發(fā)放大筆的高層紅利,對公司的公關形象而言簡直就是惡夢一場。
在這項討論中,「利潤分享計劃」(profit-sharing plan)就成為可能的解決方案,既能處理財富分配問題,也能處理員工投入的問題。然而,這些計劃究竟在大型全球企業(yè)是否適用?目前像英國線上百貨商「Waitrose」這種知名的案例,為數(shù)也還不多。
但有一個西方比較不認識的例子,則是中國的電信巨擘華為,這是一家私人企業(yè),股權都在員工手中。華為于1987年由任正非創(chuàng)立,目前員工總數(shù)已達到17萬人,其中有超過4萬人并非中國籍(在海外市場,有75%的員工都是由當?shù)仄腹停?,并且全球顧客人?shù)已突破30億人。這也是唯一一家海外營收(67%)超過中國本地營收的中國企業(yè)。(編按:值得一提的是,美國并非華為的市場之一,部分美國議員認為華為會造成安全上的疑慮。而就華為來說,他們的內(nèi)部政策則是以美國法律做為進行國際業(yè)務時的準則。)
從華為草創(chuàng)初期,任正非就設計了員工持股制度(ESOP),當時他對于西方的各種獎勵制度并不熟悉,還不知道股票選擇權這種制度。當時,文化大革命在中國仍然余波蕩漾,當個企業(yè)主、也就是個資本主義者,對很多人來說仍然觀感不佳。面對這樣的現(xiàn)實,任正非覺得對于老板來說,最安全的作法就是不要「擁有」這家公司。
在今天,任正非本人僅僅持有華為總股權的1.4%,其他股權則由82,471名員工所共有(根據(jù)2014年12月31日華為的2014年度報告所示)。此外,由于華為并未公開上市、而是由員工持有,也就代表公司的營收有一大部分會直接由員工享有。在華為的例子里,過去20年間的總凈利潤還比支付給員工的總凈利潤少了許多,講得明確一點,員工的薪水、紅利和股利股息加起來,是公司年度凈利潤的2.8倍,而且這個比例還計劃提升到3.1倍。
這套ESOP的架構有兩項重要前提。第一是儒家追求的平等及和諧,讓任正非希望員工彼此之間的收入落差不要太大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任正非相信如果是由員工來擁有公司,就能受到激勵、以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心態(tài)來行動,開啟更多項目,讓所有人都能賺得更多,并大幅減少財富創(chuàng)造累積時的差異。像這樣讓所有員工都有機會增加財富,正是員工持股公司的特點之一,不像一般上市公司,主要只由最頂層少數(shù)人樂享利益、并且服務外部的持股人,結果公司內(nèi)部的薪水落差則是不斷加大。然而,雖然華為希望讓人人都能夠公平取得機會,并不代表他們要求將結果公平分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