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流圈中的人越多,信息就會被扭曲得越厲害。比如說,在做傳話游戲時,畫一個簡單的“O—O”圖案,讓第一個人看了以后說出是什么,再逐個往后傳話,到最后一個人時,其內容往往已經(jīng)面目全非,會出現(xiàn)“眼鏡”、“自行車”等許多答案。一個簡單的信息尚且如此,更何況口頭傳達一些復雜的報告和聯(lián)絡事項呢?那些信息被扭曲的程度可想而知。如果你的報告是通過你的直屬上司傳遞給經(jīng)理,再到總監(jiān)的話,那么一定會發(fā)生很大程度的走形。
英國的組織心理學家斯托爾說,即使傳達同樣的信息,只要參加傳話的人超過5個,被傳遞的信息就一定會走樣。因此,你對自己上司無心說的一句話,很可能在傳遞的過程中變成很荒唐的內容,這一點請?zhí)岣呔琛?/p>
如果你對自己的上司說:“我想休年假?!币苍S上司會在其中加上自己的猜想,比如“這個人是想去玩才要求休年假的”。
美國心理學家卡爾·奧古斯塔斯·門寧格在其所著的《人類的心理》一書中,寫到了他對謠言傳播進行的一項有趣的研究。里面提到一個生動的例子:10位夫人通過電話將關于金夫人的事傳下去,最后會走樣到什么程度呢?
A→B:“金夫人今天好像出門了,是不是生病了?”
B→C:“金夫人好像生病了,A夫人正擔心呢。”
C→D:“金夫人好像生病了哦,希望病情不要加重才好?!?/p>
D→E:“金夫人得了重病,找時間去看看她吧?!?/p>
E→F:“金夫人病得很嚴重,D夫人被她叫去了呢?!?/p>
F→G:“金夫人病危了,她的親戚都去了?!?/p>
G→H:“你知道金夫人的事嗎?她好像快死了。”
H→I:“金夫人是什么時候死的?”
I→J:“你去參加金夫人的葬禮嗎?她昨天去世了!”
在職場中,也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類似的情況。“你說過這個?!薄安?,我從來沒說過?!边@樣的爭論可謂家常便飯。為了避免信息走樣,應該把它寫在備忘錄上,總之就是要養(yǎng)成在紙張上留下證據(jù)的習慣。人們的大腦不能記住所有的事情,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記憶準確無誤,所以,當兩個人回憶的內容不一致時,就會出現(xiàn)激烈的爭論局面。
為了避免記錯或者犯粗心的毛病,學會對上司的話進行復述也不失為一個辦法。當遇到你認為是重點的部分時,不妨立刻復述一遍。比如說,上司要求你“后天早上前把進度報告書寫好”,你可以對容易記錯的要點進行復述:“后天早上前,對嗎?”
也許上司還會再考慮下:“不好意思,是明天傍晚前。”如果你沒有進行復述來確認一下的話,也許到時候上司會說:“我明明告訴你是明天傍晚?。 彪m然確實是上司記錯了,但有麻煩的卻是你。
信息一定會被扭曲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但是如果你不做任何努力去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(xiàn),就別想打動上司的心。